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

党 委
工 会
团 委
 

 

福州港务集团企业文化建设2007—2010年规划


建立与一流港口企业集团相适应、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先进企业文化,是集团“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控股公司“三核心、四线、五创新”的发展战略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根据集团“十一五”战略发展规划,特制定福州港务集团2007—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集团应对市场竞争、推进重组改制、加快建设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集团发展战略已经确定,“十一五”期末,集团要实现货物吞吐量6000万吨,集装箱240万标箱,完成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1.2亿元的奋斗目标,并形成“南集北散”的发展格局,这个任务繁重而又艰巨。同时,省市政府高度重视港口的发展,省委省政府的“两集两散”港口发展战略和福州市“以港兴市促发展”加快南北两翼建设发展战略,对福州港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集团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港口骨干企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遇到严峻的挑战。尤其当前,集团既面临股权多元化的重大改制重组,又面临着港口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周边港口和码头更加激烈的竞争,需要化解更加凸显的各种内外部压力和矛盾。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转折期、在应对外部竞争与加快内部整合的重大调整期、在产生各种矛盾的凸显期,集团的改革发展尤其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和带动,需要共同愿景的支撑和引导,才能进一步形成整体优势,实现集团健康协调、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从而进一步发挥集团港口企业在福建交通中的综合枢纽作用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应有的带动作用,促进省会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的繁荣。集团成立以来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要广大员工理解、认同和执行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都要求我们按照集团“十一五”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全面部署,扎实推进,抓好落实。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1、建设一流的港口企业集团。把集团建设成为具有运输组织、装卸储运、现代物流、综合服务、通信信息、工业开发、国防安全七大功能的具有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综合性的,具有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务品牌、一流装卸效率、一流人才队伍的国际性港口企业集团,保持中国沿海港口的骨干企业、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中的领先地位和福州港的龙头企业地位。 2、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在全体职工中大力宣传、弘扬和践行集团核心理念,即:“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企业宗旨,“优质、高效、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尊重、合作、沟通、严谨、超越”的企业价值观,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为实现集团“十一五”的奋斗目标,为实现控股公司“打造以港口为龙头,覆盖全省、拓展两翼、对接两洲、服务两岸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优质高效的现代物流综合体系和舒适便捷的客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要紧密联系实际,持续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教育熏陶,使全体员工对集团核心理念的知晓率达到100%,管理人员要能够牢记并正确诠释内涵,把集团的核心理念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3、创建港口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结合港口企业的特点,围绕集团(企业形象、以人为本、经营管理、安全质量、科学技术、企业环保、文娱体育、行风廉洁)八大文化,推进企业文化(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形象识别)三大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建设。企业理念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动力,发挥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行为规范制度完善、职责明确、奖惩分明,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并能自觉按照《员工手册》规范自己的行为;企业形象定位明确、标识鲜明、规范统一。企业文化建设设施完善,活动经常,成效明显,打造以人为本、管理科学、技术领先、和谐共赢的现代化港口企业。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注重内外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加强集团形象的总体设计和宣传。根据控股公司的要求,对集团企业标志、企业旗、文件夹、名片、公文信函纸、户外广告等设计和印刷统一规定,利用各种机会向社会各界、船方货主宣传企业良好形象。在集团办公楼、会议室、港区、重点工程建设现场等一切能够展示企业形象的场所,统一、规范使用企业标识,培育大集团意识,扩大集团品牌影响。重视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载体的塑形作用,强化集团一报一刊一网(《福州港报》、《福州港务集团信息》、集团网页)的信息传播,积极参加招商月、推介会等对外宣传活动,利用多种手段对集团展开全方位、立体式的形象宣传,全力打造“服务优质、诚信可靠”的良好外部形象。 2、加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建设学习型团队,深入持久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主题活动,进一步落实集团出台的《关于吸引人才的十条措施》,重点抓好职工培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机制,为员工施展才华、成就事业搭建平台。健全和完善员工学习培训制度,逐步建立起资源相对优化、专业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善,能够适应企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员工培训体系。建立培养选树典型制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关心职工,进一步完善员工困难救助体系,弘扬“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急企业所急、想职工所想”的人本文化。继续开展企业领导与困难员工结对帮扶活动,坚持和完善职工体检、职工疗休养制度、帮困基金会等关心职工制度,坚持开展两节慰问、春风送暖、夏季送凉、金秋助学等活动,努力营造“温馨家园,发展舞台”和谐企业的氛围。 3、打造品牌服务,精细经营管理。牢记“树立诚信品牌、创造良好信誉、追求卓越品质、提供完善服务”的经营理念,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坚持开展客户满意度测评,重视核心客户的培育和管理。重视对客户接触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文明窗口建设,统一窗口外观标识和窗口人员着装,实行色彩、格式等统一风格,方便船方、货主识别,建立和完善窗口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对履行职责情况定期检查考评,创建品牌服务。有计划开展与口岸查验单位共建,增强公关意识,赢得理解与支持,促进港口通关环境的优化。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现代化上下功夫,提升管理水平,释放管理潜能,建立起“树立一种意识,规范一些制度,完善一个机制”的管理模式。牢固树立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的意识,形成崇尚法治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严格完善的企业法律程序工作制度。推进制度创新,修订、完善一些规章制度,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范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又符合企业实际的责、权、利相统一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创新文化的形成并建立创新运营机制,设立创新突出贡献奖,每年对在管理方式、工艺流程、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并有显著效益的有关人员给予重奖。 4、建立标准体系,强化安全质量。以“科学管理、优质高效、安全健康、持续发展”为管理方针,在全集团内建立起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二位一体管理体系,明晰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流程。每年开展一次全方位的货运质量检查。坚持“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的理念,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责任制,实行安全警示制度、检查整改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强化年度安全集中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员工安全质量培训力度,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和流动作业人员的现场安全管理教育和检查。健全和完善港区各种安全标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全面稳定发展,保证港口生产平安、治安平安、消防交通平安,创造港口发展稳定的新环境。 5、转变发展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在全体员工中牢固树立“科技引路、科学发展”的理念,构建浓厚的科技氛围。加快全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管理、作业方式,建设一个覆盖福州港的信息数据网,形成面向领导决策,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科技型、服务型的福州港物流信息平台,力争经过3—5年努力实现集团管理网络化、生产自动化、信息全球化。全面提高港口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基本实现控制微机化。加大科技管理力度,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通过集团信息化水平的深入推进与应用,促进集团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6、增强环保意识,创建绿色港口。以创建生态型绿色港口为目标,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保护港区的生态环境,把港口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港口资源科学布局和合理利用。完善港区的功能规划,合理划分港区的办公区域、作业区域和生活区域,并保持相对独立性。加强港区环境保护,配套环保设施,降低粉尘污染,减少跑、滴、漏,克服脏、乱、差,对港区绿化实行总体规划、分块实施,划定重点绿化区和一般绿化区,每年都要有计划地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优化港区环境。建立环保领导责任制,坚持工程施工期间实行环境监察审核制度。完善节约节支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环境友好的意识。 7、利用有效载体,活跃文体活动。开发和利用企业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职工阅览室、党建室、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企业文化设施。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注重利用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和企业报刊等媒体,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提高员工文化素养。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要充分利用集团成立逢五、逢十周年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大型集中、主题鲜明的系列文化活动,适时举办第二届集团职工文化艺术节,活跃职工队伍,展示企业风貌,展示职工风采,增强企业凝聚力。要健全企业文化的组织网络,经常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文体协会、棋牌协会、职工书画社等职工业余文体组织的作用。依托集团思研会、文学社等组织开展调研、采风活动,出版论文集和文学作品集,以先进文化引导员工。 8、树好清风正气,建设廉洁行风。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班子、进岗位、进项目、进家庭“四进”建设,深化廉政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行党风建设“一岗双责”制、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通过在工作岗位设立“廉洁提示牌”、张贴与岗位相关的廉洁从业格言警句等,预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杜绝“吃、拿、卡、要”问题和其他刁难、勒索行为。对一些重要的部门或基层领导岗位和重要的岗位实行廉洁承诺制,签订廉洁承诺书,要向中层以上干部和管人、财、物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家庭发放“家庭助廉教育”倡议书。通过教育引导、宣传造势、活动推进,促进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和腐败可耻的良好氛围。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总体规划、宣传发动阶段(2007年)。总结、提炼集团核心理念,明确员工行为规范,编写《员工手册》,形成企业文化书面教材。各单位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员工手册》,深刻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和要求,全面启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信息、报纸、宣传栏、网络等阵地,开设专题专栏,加强宣传力度,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系统建设、全面推进阶段(2008—2009年)。结合各单位特点,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八大任务,做到各种标识悬挂、应用统一规范,集团核心理念、员工行为规范人人皆知,并化成实际行动,推动文化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各项事业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认真总结集团及所属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盘点一批优秀成果,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编辑出版《福州港务集团企业文化集萃》,作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生动教材。根据企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新的规划措施。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1、领导重视,高度认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首先要统一认识,从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新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做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使具有时代特征和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转化为内部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 2、健全组织机构。集团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指导小组及工作机构,负责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综合和指导。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临时机构,落实企业文化建设推进部门,发挥好党政工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合力作用。 3、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把领导者的主导作用与全体员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对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要列入年度工作考评范围。作为单位评先评优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建立保障机制,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纳入企业预算。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4、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一些单位取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行认真总结、宣传推广。各单位要善于发现和培养、选树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同时要对那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作力度不大,或缺少经验的单位进行帮助指导,制定措施,学赶先进,推动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